12月17日,由經濟技術研究院主辦、伍德麥肯茲咨詢公司協辦的《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》發布及研討會在京舉行。集團公司總會計師張少峰出席發布會。
張少峰在致辭中說,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,能源化工產業面對巨大挑戰,迎難而上,持續推進能源發展的質量、效率和動力變革,補短板強弱項,保障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。2021年仍然充滿期待,面對復雜多變的環境,能源化工產業仍大有可為,應當積極優化能源需求結構、強化能源科技實力、加大能源保障力度,努力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,推動我國由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邁進。
會議認為,“十四五”期間我國煉化行業將進入新增產能全面釋放、競爭白熱化時期,也是行業整合轉型升級期,成品油市場化進程將基本完成,化工產品高端化、綠色化發展成為新趨勢。中國將成為推動全球碳排放提前達峰的踐行者之一。
今后,中國煉化行業將瞄準轉型升級、高質量發展。一是加快煉油結構調整。以先進產能淘汰落后產能;提升煉化一體化水平,多產低碳烯烴和化工原料;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融合發展,將加油站轉變為油氣電氫綜合能源補給站。二是實現化工差異化、高端化發展。優化烯烴產業鏈結構,提高芳烴產業鏈競爭力,突破高端材料技術瓶頸;拓展化工原料多元化渠道,提升價值鏈空間。三是要重視技術創新,包括重油加工轉化技術、高端化工材料生產技術、塑料循環利用技術、煉化企業數字化技術。
氫能產業將助力中國未來能源綠色發展。2020年我國已啟動氫能頂層規劃工作,燃料電池汽車“以獎代補”政策落地。新冠肺炎疫情沒有影響氫能產業投資增長勢頭,20余家大型能源央企跨界氫能產業,年底預計超過8000輛燃料電池商務車、100座加氫站進入示范運營。預計2025年前我國氫燃料汽車和加氫站仍以示范運行為主,2035年燃料電池車有望達到百萬輛級商業應用規模。